汕尾市民網

            搜索

            向海圖強 蓄勢再發 擁抱新一輪高質量發展“春天”——寫在中國(汕尾)海洋經濟產...

            發布者: 汕尾資信 | 發布時間: 2023-2-11 11:43| 查看數: 23218| 評論數: 0|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苜蓿656 于 2023-2-11 12:04 編輯

              立春前后,東風送暖,高空俯瞰汕尾,455公里的海岸線猶如汕尾張開的雙臂,以更加開放的胸懷擁抱海洋。
              作為全國最早實施海洋發展戰略的地級市,汕尾的發展,始終與海洋息息相關。無論是曾經組建了全國最早的海洋經濟行政機構,為全國漁業經濟體制綜合改革提供了經驗;還是創建了全國最早的汕尾市城區水產品批發市場,其管理模式和經驗曾一度在全國推廣,都展現了海陸豐人民敢為人先的精神,也印證著這座城市向海圖強的發展歷程。
              經略海洋,是時代命題,意義重大。再次站在春天的起跑線上,發展海洋經濟成為了汕尾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光明之路。
              北回歸線穿城而過的汕尾,正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建設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目標,走出鏘鏘足音,聚焦綠色能源、臨港制造業、現代漁業、港航物流業、濱海文旅業奏好“五部曲”,奮力譜寫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交響樂的華彩樂章。
              

             汕尾整座城市抱湖而居,擁有“城在海湖,湖居城中”的獨特景色。(市文廣旅體局 供圖)
              為高能級實施“興海強市”示范工程,推動汕尾經濟高質量發展,市委、市政府定于2月11日召開中國(汕尾)海洋經濟產業大會,吹響新時代海洋經濟產業發展“沖鋒號”,奏響“融灣發展·興海強市”的交響樂章。此刻,海陸豐大地已披上“盛裝”,迎接各界精英、客商云集,共赴筑夢藍色之約。
              依海而生  集聚所有發展勢能  
            海風起處聽驚雷。海洋資源優勢正在轉化為汕尾高質量發展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今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做大做強海洋經濟,加快建設海洋強省”“大力發展海洋牧場和深遠海養殖”。
              日前剛剛閉幕的汕尾市“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也專門就海洋經濟發展進行了部署,提出“做大做強電力能源產業”“發揮汕尾‘風光水火核儲’電力能源優勢,加快建成大灣區能源供應基地”等目標任務。
              地處廣東省東南部沿海的汕尾,發展海洋經濟的基礎、資源稟賦、區位條件在全省都是一流的,如今又疊加了中央、省、市發展海洋經濟的重大機遇,集聚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勢能。
              ——“?!贝笪锊?,資源豐饒。汕尾海域面積2.39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455公里列居全省第二、粵東首位,擁有粵東三大海灣中的碣石灣、紅海灣兩大海灣和3個海湖,沿岸有12個港口,是中國四大漁場之一,境內可建10萬噸級以上碼頭泊位10個,具備20萬噸級國際樞紐港口開發條件。
              ——山海湖城,居家樂園。汕尾南臨浩瀚南海,山清水秀,氣候溫和,生態環境優美,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連續8年雄踞全省榜首,有“中國水鳥之鄉”“中國最佳綠色生態名鎮”“中國十大休閑城市”“中國生態養生之鄉”等生態品牌,是全國第一批對外開放港口之一,海產品貿易興旺發達,經久不衰?!澳赣H湖”品清湖是全國最大的內陸潟湖。整座城市抱湖而居,構成“城在海湖,湖居城中”的獨特城景。
              ——活力灣區,融灣強帶。汕尾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的輻射區第一圈層,是珠三角產業拓展和先進生產力延伸區,是廣東省沿海經濟帶戰略支點。省際、城際高鐵和高速公路連橫合縱,交通路網發達,與深圳、廣州形成半小時、一小時生活圈。境內水陸交通四通八達,海運、鐵路、公路在此“無縫化鏈接”,為粵贛地區乃至泛珠三角地區重要出???。
              ——海風資源稟賦良好。風受阻減速幾率低,沿海年均風速達9.2米/秒,風能密度在500瓦/平方米以上,有效風力出現時間百分率可達82%到93%,是開發海上風電、打造海上風電產業基地的“首選地”。
              ——旅游資源獨具特色。汕尾素有“百島十灘九灣”之美稱,沙灘潔凈宜人,有近900個海島,開發條件優越,如紅海灣、金町灣、金廂灘等優質旅游資源遠近聞名,歷史古跡和革命文物交相輝映,海浪奇觀、金色沙灘無與倫比,形成了“紅、藍、綠、古、特”五色旅游景觀,素有“粵東旅游黃金海岸”之美譽。
              而作為承載著紅色記憶的全域革命老區,汕尾在享受著國家和省的普惠性政策的同時,也享受國家、省革命老區振興政策、省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政策、深圳全面對口幫扶政策、珠三角產業共建、本級產業扶持等一系列政策的疊加,并制定出臺一系列配套政策,在土地供應、財政支持、稅費優惠、外資獎補、人才引進、企業上市等方面給予全面優惠,為投資者提供優質政策環境。
              如此,多種優勢的疊加,令汕尾在發展海洋經濟贏得更多先機。
              因海而興 產業集群枝繁葉茂

              陸豐市碣石鎮,是依托碣石灣而發展起來的漁商城鎮,過去以漁業聞名。而今的碣石鎮,海上風電產業蓬勃發展。這里是目前省內唯一一家風電裝備全產業鏈生產基地——汕尾(陸豐)臨港產業園的所在地。
              海上風電作為驅動世界各國能源低碳轉型的重要路徑和我國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得到飛速發展。在“雙碳”目標引領下,發展海上風電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個革命、一個合作”重要指示的重要舉措,是新時代發展新能源產業的戰略使命,是國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抓手,不僅有利于優化能源供給結構,還能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綠色發展。
              海風吹拂,為我市帶來了潛力巨大的海洋產業。
              以明陽為龍頭,汕尾(陸豐)臨港產業園集聚了中天海纜、江蘇長風、天能重工等海上風電一流頭部企業入園投資建廠,已初步建成集技術研發、設備制造、檢測認證、運行維護于一體的專業化產業園。
              今年1月10日,明陽智能在汕尾(陸豐)海洋工程基地舉行全球最大海上風電機組MySE18.X MW發布暨全球最大漂浮式海上風電產品平臺MySE16.X MW下線儀式,再次刷新我市風電裝備制造業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突破,極大地促進了我市海工基地建設發展壯大,成為推動我市高質量發展和綠色發展的中堅力量?! 祿@示,2022年,海工基地企業實現產值132億元,約占全市工業產值10%。
              一芽見春,從汕尾(陸豐)臨港工業園看汕尾,汕尾海洋產業集群奮楫揚帆,枝繁葉茂。
              放眼漁業發展,全省15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我市就擁有3個,目前龜齡島東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已建成;紅海灣遮浪角西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已完成海藻種植增殖和人工魚礁工程;陸豐金廂南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人工魚礁工程正抓緊建設。各類水產產業園和漁港經濟區建設正在加快推進。
              能源產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2022年,全年能源領域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達180億元,全國最大平價海上風電場在汕尾建成投運;核準并開工建設陸豐核電5、6號等一批重大能源項目。
              濱海文旅業也不遑多讓,紅海灣旅游區、金廂濱海紅色旅游區、品清湖、玫瑰銀灘、上海村、淺澳村、淺水灣等憑借得天獨厚的海岸線資源成為濱海觀光休閑最佳場所;龜齡島、遮浪巖島(燈塔島)、金嶼島、江牡島等成為廣受歡迎的“網紅打卡點”;開發建設了沙灘運動娛樂項目等的紅海灣開發區遮浪街道長溝村金嶼灘、陸豐市金廂鎮十二崗村也逐漸火熱。
              港航物流業集聚發力,汕尾新港區白沙湖作業區兩個7萬噸級公用碼頭正全力推進建設,汕尾新港區公用碼頭與小漠港、鹽田港推進對接合作;發揮紅海灣港口經濟區優勢,打造糧食儲運、飼料加工、食品制造等產業集群。同時,我市積極申報籌建汕尾綜合保稅區,著力招引一批引領性、龍頭型、核心競爭力強的項目入駐綜合保稅區的建設運營;推動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創建,建好關檢匯稅融一體化公共服務平臺,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一站式一卡通服務……由點到面,從“硬”基礎到“軟”實力,汕尾海洋經濟正在砥礪奮進?!?br />  

             汕尾“母親湖”——品清湖是全國最大的內陸潟湖 (市文廣旅體局 供圖)
              向海圖強  經略藍海順勢而為
              市委八屆四次全會強調,要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重點突破,全力實施“優勢產業”“興海強市”等“九大示范”工程,著力打造更多具有汕尾辨識度、示范引領性的工作品牌。
              目標清晰,路徑既定,經略藍海順勢而為。如何奏好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交響樂的華彩樂章?
              作為電力能源主管部門,市發改局將從加大能源領域投資力度、完善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培育發展能源產業四方面工作繼續推動電力能源產業發展。我市將依托區位、資源等優勢,繼續深耕新能源產業,以海上風電制造產業鏈為核心,加快推進汕尾海洋工程裝備基地建設,2023年爭取能源行業產值達到210億元,海工基地產值達到145億元,為廣東高質量發展貢獻汕尾力量
            ?! ∈形?、市政府高度重視海洋漁業經濟發展工作,我市是廣東省內第一個出臺《海洋養殖發展規劃》的地級市,規劃出15片共35114公頃的漁業增養殖用海,預留出海洋牧場發展空間。2022年,市政府辦公室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汕尾市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重點支持深遠海養殖和海洋牧場建設。市農業農村局將以3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和15片規劃增養殖用海為基礎,陸海聯動、兩灣并進、多層發展,積極探索“深遠海養殖+風電”“深遠海養殖+休閑海釣”“深遠海養殖+精深加工”“深遠海養殖+文旅融合”四類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重點打造一批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具有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的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園,形成現代海洋漁業產業集群,高質量建設“海上糧倉”。
              獨特的濱海旅游資源,讓汕尾有做好旅游“唯一性、先發性、特色性”文章的底氣。市文廣旅體局將利用好現有休閑觀光類、休閑度假類、海島類、運動類旅游產品,打造濱海旅游品牌,發展海岸休閑旅游,合理開發海島資源,打造海上運動項目,創新海上觀光旅游產品供給,深度開發濱海文化旅游,加快基礎配套設施的規劃建設,打響“冬養汕尾”名片,加快把汕尾打造成為中國濱海休閑旅游最佳目的地。
              海洋,為海陸豐革命老區的成長注入了無限活力。在新的發展時期,汕尾將開啟建設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的新征程,努力做好經略海洋這篇大文章,在海洋強國建設中展現汕尾作為、貢獻汕尾力量。
              “十四五”期間,汕尾海洋經濟發展力爭實現以下目標——
              到2025年,海洋經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取得成效,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速不低于8%?;窘⒁袁F代海洋漁業、濱海旅游業、海洋交通運輸業等為支柱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打造以海工裝備制造為核心、海上風電為特色的新能源和海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展望2035年,汕尾將全面建成海洋經濟振興發展示范市,不斷強化沿海經濟帶重要戰略支點功能,打造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先行市,基本建成沿海經濟帶的靚麗明珠。
              勇立潮頭,春山可望。新時代新征程,讓我們共同開啟新的奔赴與奮斗!汕尾海洋經濟優勢產業



            汕尾已初步建成集技術研發、設備制造等于一體的汕尾海洋工程基地。
            汕尾日報記者 黃奕鋒 攝
            建設30平方公里的臨港產業園(海工基地),布局建設海工裝備產業和風機綜合廠、鑄造廠、海底電纜廠、塔筒廠、導管架廠等全鏈條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規劃建設兩個8000噸級專用碼頭及防波堤,配套引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汕尾分中心支撐產業發展,形成以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為核心的臨港工業、海上風電為特色的海洋能源產業集群。



            汕尾(陸豐)臨港產業園集聚了江蘇長風等海上風電一流頭部企業入園。

            汕尾日報記者 黃奕鋒 攝
            現已建成:明陽集團大兆瓦海上風電葉片制造檢測中心、大型海上風電主機制造裝配中心、新型深遠海漂浮式基礎生產制造中心、江蘇中天科技海上光電復合海纜制造基地、蘇州長風大型鋼結構導管架基礎制造基地、天能重工大型塔筒生產基地等產業制造基地。


            全國最大平價海上風電場在汕尾建成投運。(資料圖)

            同時依托豐富岸線和廣闊腹地,大力發展核電、海上風電,積極規劃建設汕尾LNG接收站項目,重點推進陸豐核電、粵東天然氣主干管網惠州—海豐干線、甲湖灣電廠3、4號機組擴建工程和陸豐后湖、甲子、碣石海上風電場等項目規劃建設,實現后湖海上風電場全場并網發電,新增推進紅海灣海上風電場項目規劃建設,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電力能源生產基地。目前,汕尾后湖、甲子一、甲子二海上風電場共140萬千瓦已實現全容量并網,標志著全國最大的平價海上風電場建成投運,成為粵東地區首個超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笆奈濉逼陂g,汕尾規劃布置了共計3435萬千瓦的海上風電場址,將打造汕尾千萬千瓦海上風電基地,再造一個“海上三峽”。

            02石化新材料產業

            我市以建設國內一流石化基地為目標,規劃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汕尾市新材料產業園,依托大南?,F有基礎,規劃構建烯烴產業鏈、化工新材料產業鏈和氫能產業鏈三大產業鏈,重點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和芳烴產業鏈、精細化學品、化工新材料、碳三、碳四等相關產業。
            汕尾市新材料產業園毗鄰揭陽大南海石化工業區,陸域規劃面積41.8平方公里,起步區7.9平方公里,規劃園區內海岸線長20.6公里,距離海上國際航線不足8.8海里,可建15萬噸泊位,具備建設專業化學品碼頭的良好基礎。周邊已建、在建或規劃的高速公路3條,高鐵2條,國省道3條,交通物流運輸便利。

            03海洋牧場經濟



            遮浪角西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人工魚礁工程現場。(市農業農村局 供圖)

            打造灣區“粵海糧倉”。建設龜齡島東、遮浪角西、金廂南海域等3個資源養護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建造投放人工魚礁礁體17.75萬空方,形成近73平方公里的海洋牧場示范區。



            小漠國際物流港碼頭作業繁忙有序。(汕尾海事局 供圖)

            重點加快市城區蠔業產業園、陸豐水產產業園、陸豐海洋經濟種業產業園建設。下一步將努力探索公益型海洋牧場示范區多元化投入,管護與開發并舉新模式,發揮生態、社會、經濟綜合效益。推動產業融合,開發海上旅游線路,打造集海上觀光、垂釣潛水、食宿康養、濱海旅游、科普研學于一體的海洋牧場旅游項目,創新發展休閑漁業與能源開發相融合的新業態。

            04海洋生物醫藥產業

            重點發展海洋生物科技研發服務、海洋健康養生休閑兩大服務業及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海洋醫藥、海洋功能性產品三大制造業。依托國泰、五豐海產品基地,規劃建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謀劃共建海洋生物實驗室、陸海大數據中心,探索建設微生物物種資源、基因資源、藥物資源庫和海洋生物樣品庫,開發海洋生物制品基料、海洋生物功能型臨床保健制品、海洋活性化妝品、海洋新型藥品和生物制劑等海洋生物功能制品。

            05海洋文化旅游產業



            陸豐市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全力打造周恩來紅色革命遺址,建設金廂濱海紅色旅游區。(市文廣旅體局 供圖)



            “網紅打卡點”龜齡島一角。(市文廣旅體局 供圖)

            發展壯大集生態觀光、休閑度假、體育游樂、海洋歷史文化體驗等于一體的現代海洋文化旅游產業,重點創建紅海灣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品清湖國家5A級旅游景區與國家級海洋公園、保利金町灣旅游區省級旅游度假區、紅海灣田寮湖片區國際濱海度假區,將汕尾打造成為大灣區“最美灣區”和濱?!俺鞘嘘柵_”。

            06港口經濟


            依托大紅海灣區的港口資源和汕尾港口岸海豐港區小漠國際物流港碼頭正式對外開放等優勢,形成以通用泊位為主,兼顧專業化要求,大、中、小泊位相結合,疏運暢通,功能齊全的地區性港口群。主動承接“雙區”物流高端輻射,多式聯運整合優化粵港澳大灣區內公路、水路、民航、鐵路等基礎設施資源,建設海產品等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中心,形成以海產品特色物流供應、以港口為中心的物流配送體系。


            紅海灣旅游區鳥瞰圖。(市文廣旅體局 供圖)



            來源:汕尾日報



            留言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市民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最新評論:(0)
            資訊推薦
            熱點推薦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日本在线一区